新冠疫情讓零售業面臨嚴峻考驗。這一點在行業不同領域有著不同的體現,面對全球各地的封鎖措施,一些商店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需求高峰,而另一些商店則全面停業。實體店與網店之間,大型零售商與小型零售商之間的差異格外明顯。一些被視為“不重要”的專賣店和時裝店之類的商店被迫關閉,前景一片黯淡,不得不千辛萬苦地通過線上銷售來消化現有庫存。
以實體店業務為主、電子商務為輔的零售商紛紛轉型,但他們面臨著組織層面的障礙,以及因全球供應鏈陷入停滯而帶來的種種困難。另一些零售商,尤其是超市和藥店之類的零售店,則迎來從未有過的繁忙。但需求大幅增加并不意味著這些零售商就能逃過各種供應鏈挑戰。各地新聞頻道和社交媒體上空蕩蕩的貨架圖片,就是最好的證明。實施客流量管理和保持社交距離等應急措施,以及安裝有機玻璃屏和指定單向系統等其他措施,變得至關重要;英國的超市甚至還變換了店內的音樂來安撫顧客情緒。
零售業將何去何從?
在封鎖的這幾個月里,超市貨架常常空空如也,門外也總是排起長隊,讓許多人誤以為這些企業借著疫情大賺了一筆。但事實上,盡管銷量確有增長,但這些重要零售商卻必須在員工、設施和供應鏈能力方面投入巨資,才能滿足新的需求。為了保持資產流動而導致的支出增加,意味著即便在理想情況下也非常微薄的超市利潤,依然壓力重重。 隨著疫情緩解,以及預測的經濟衰退的加深和持續,所有零售商都需要更仔細地評估成本走向。大型零售企業的主要成本來自庫存、員工和物業。零售商在尋找擺脫困境的方法時,將嚴格考察這三方面的成本。沒有哪家企業愿意考慮裁員,尤其是在經濟危機期間。許多企業會考慮通過調動員工來節省成本和盡量降低風險??刂频陜瓤土髁?、 讓顧客放心等新需求的出現,讓零售商可以保留原有員工,不必裁員或重新招聘。 非食品行業的零售商,尤其是服裝店,將思考他們是否還需保留所有的實體商店。西班牙高街商店 Zara 已宣布,將在未來兩年內關閉的1,000 家門店。
零售商在優化 SKU 時,還將精簡庫存。眼光銳利的超市顧客已經注意到了這點,尤其是超市自有品牌,在封鎖期間縮減格外明顯。同樣的餅干產品,儲備十個品牌相比六個品牌而言,需要承擔更多的供應鏈成本、廢棄物成本等等。減少SKU可以降低管理額外產品線的相關成本,同時僅小幅減少顧客的選擇范圍。這種做法十分符合當前形勢,尤其當消費者的消費意愿下降時,更是如此,而且還有助于大型零售商節省資金。但說到底,零售業的領先企業仍需思考,如何戰略性地推動業務發展。他們必須牢記疫情爆發前的發展方向。如何更好地發揮線上和線下購物的協同優勢,這一需求依然存在。店內的創新舉措也要繼續推行,或許只需比最初的計劃稍稍地更進一步。
新冠疫情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衰退將為零售商帶來巨大挑戰。但這無需成為關乎生死存亡的大問題。這場疫情已經使零售領域之外的其他行業加快了數字化轉型項目的進 程,零售商們也需順應這一趨勢,與周圍的世界保持同步。同樣,過去四個月也讓零售商啟動了對電子商務、靈活配送服務和商店成本基礎解決方案的全新嘗試(例如,使用商店空間開展配送業務,類似于 現有的“在線下單,門店提貨”服務)。這場危機還會帶來情緒方面的“后遺癥”??鞎r尚領域再次受到密切關注,因為該行業對南亞服裝廠遭受的疫情影響漠不關心,其在英國萊斯特剝削勞工的做法也備受指責。此前, 為避免疫情二次爆發,萊斯特不得不實施當地封鎖措施。過去四個月里,人們也用了許多時間來思考,尤其是對自己作為消費者做出的選擇進行了深入思考,盡管舊習慣還是會悄然回歸,但本地化購物、合乎道德的消費以及封鎖為環境帶來的積極影響,依然會在 一段時間內成為人們的首要考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