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流行線上線下對比購買衣服。作為服裝企業的庫存、銷售、等數據就分為線上線下了,如何用軟件來管理線上線下的數據同步,也是很多老板頭痛的問題。最近發現線上又多了一個朋友圈賣貨的問題,,還出現假冒偽劣。。。
隨著我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力度不斷加強,一些電商平臺的不法商家為了逃避監管,紛紛“另辟蹊徑”。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電商平臺、微信朋友圈和直播平臺,有的商家公然出售侵權、假冒奢侈品,有些銷量還不少。
1、記者調查:商家轉戰朋友圈公然出售侵權、假冒奢侈品
“夏穿涼拖冬穿鵝”,冬天到了,不少消費者會選擇為自己購買一件穿起來既保暖又時尚的羽絨服。近幾年Canada Goose(加拿大鵝)備受追捧年輕消費者的喜愛,一大波好萊塢明星集體打call。但一件加拿大鵝的羽絨服卻價值不菲。記者在Canada Goose天貓旗艦店看到,一件女士羽絨服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電商平臺以“加拿大鵝羽絨服”為關鍵詞搜索時發現,不少標價幾百、一千多元的商品赫然出現,而這些商品則都聲稱是“加拿大鵝羽絨服”。
記者隨機進入一家店鋪,該店鋪頁面顯示,一款商品介紹為“19新款大鵝羽絨服”的商品月銷量已達到215件。當記者詢問這件售價為1480元的羽絨服是否為正品時,該店鋪客服則回復稱讓記者加微信好友。
好友添加成功后,記者看到該微信名為“發燒復刻 巫教授XII”的賣家,在朋友圈不僅售賣“加拿大鵝”,各種所謂的“奢侈品牌”應有盡有。但在介紹中,商家把“香奈兒”稱為“香奶奶”,“Moncler”稱為“M家”,“GUCCI”稱為“G家哭泣”。
記者詢問該商家,其售賣的加拿大鵝是正品還是高仿?商家回復稱:“正品需要一萬塊錢呢。”其意思很明確,接著記者又問到其品質是否可以以假亂真時,商家表示:“與磚柜一樣的高等級防水面料,超高的鵝絨充絨,加拿大進口狼毛,與磚柜一致的細節。”
記者在網上搜索也發現,近年來朋友圈賣假貨的新聞被媒體頻繁爆出。
2、朋友圈里越來越多的人賣假貨 消費者要求退款還被拉黑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發現,不少消費者被朋友圈里越來越多的高仿奢侈品困擾,來自山東的消費者張女士對記者說:
“不知道什么時候加的這些賣假貨的,現在打開朋友圈一水兒的全是各種假貨奢侈品。”
在朋友圈買過幾次高仿奢侈品的山西消費者王女士對記者說:
“開始是被低廉的價格吸引了,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購買過幾次后發現,收到的商品和朋友圈里商家描述的商品質量完全不一樣,就連高仿都算不上,一看就是便宜小作坊生產的。”
王女士還對記者說,當她向商家表示要退貨時,卻發現自己已經被拉黑了。
黑龍江省消費者李先生也遭遇了類似問題。他表示,微商賣出去基本就沒有售后了,消費者很難維權,投訴無門只能啞巴吃黃蓮。
3、朋友圈分享直播鏈接越來越多 讓消費者更加難辨真假
記者了解到,“直播帶貨”成為近年來品牌最大增長點,超過50%的商家都通過直播獲得新增長。但直播帶貨在風生水起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媒體報道的,薇婭因直播言語不慎引發 “粉圈互掐”,李佳琦的“不粘鍋”變成了“不!粘鍋”等現象。
11月21日,中國消費者協會收集了今年“雙十一”期間15天的消費維權數據,多達790萬條。其中直播帶貨虛假宣傳問題超過10萬條!主要涉及:
直播帶貨欺騙消費者 商家宣傳與實際不符、欺詐有價無貨等問題
而記者發現,不少直播賣貨的商家通過朋友圈分享直播間的鏈接,這讓朋友圈里的賣貨商家更加的“魚龍混雜”。
在這些分享的鏈接中,不少直播帶貨銷售的貨物都為名牌包等“奢侈品”,普通消費者難辨真假。
4、朋友圈不是法外之地 律師表示出問題消費者可以維權
近年來,微信朋友圈成為不少商家兜售假貨的“自留地”,但朋友圈并不是法外之地。《電子商務法》已經將微商、代購納入了監管范圍。記者了解到,早在5年前,就有人因在微信上賣假名牌被判刑。
2014年,韶關市湞江區檢察院辦理了一起利用微信平臺售假的案件。戚某和錢某是一對80后小夫妻,二人從2013年6月開始,在位于某小區的家中銷售假冒山寨名牌,他們通過微信“朋友圈”作為商業推廣平臺,銷售“LV”“GUCCI”“PRADA”“愛馬仕”等品牌的皮包、錢包、皮帶,“勞力士”“歐米茄”“卡地亞”“伯爵”等品牌的手表等商品。
夫妻二人供述,一年多來,通過銷售假冒名牌商品獲利約8萬多元。最終,夫妻倆因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5000元。
經辦檢察官介紹,被告人通過微信“朋友圈”作為商業推廣平臺,與傳統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相比,作案手段相對隱蔽,但傳播面廣及推廣速度快,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涉及面廣,社會影響惡劣。
遼寧碧海律師事務所律師牟飛指出,《電子商務法》已經將微商納入了監管范圍。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商品信息廣告,與實體廣告同樣負有法律責任,銷售方對廣告的真實性負責,商品質量出問題造成消費者損失的情況下,消費者可以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來維權。
合理使用ERP軟件管理線上線下庫存,當然前提條件是不要賣偽劣假冒產品,這是關鍵